Page 84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84
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中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接着,引导学生重点默读文中琥珀形成的部分,理
解课文中关于松脂球形成以及松脂球变成化石的推测。
很多学生都对恐龙感兴趣,《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对恐
龙及其演化的了解。再引出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
生初读课文,并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接着,组织读后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起
源于恐龙假说的依据,以及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大致过程。
精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圈画出文中自己认为表达准确的语句,再通过辨析,揣
摩,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指导学生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时,学
生可以想象自己是恐龙博物馆的解说员,向游客介绍,以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交际
意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琥珀》
提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
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理解
这句话,可先让学生说说“推测”的意思,再让学生说一说文中哪些内容是已知的,
哪些是作者的推测。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回顾课文内容,并且
了解到文中的故事是作者根据琥珀形成的相关科学知识推测而来的。
◇《飞向蓝天的恐龙》
1. 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关注“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
有许多相似之处”“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等
句子。
2. 可省略句中的“一支”与原句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
演化成了鸟类,只是恐龙中的一部分演化成了鸟类。因此“一支”不能省略,从而
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又如,“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这句中的“一
些”也不能省略,因为不是所有的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都逐渐变小,量词的使用体现
了语言表达的严谨。
◇ 综合运用
1. 第一句介绍了恐龙体型的大小。用狗的体型作比较,这是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
绍事物。第二句则用数字进行对比,说明不同的恐龙身材、体重的巨大差异。
2. 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81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81 2021/8/31 9: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