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82

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这些语句,写出了时间久远,
                       写出了地质变化,这些都是琥珀形成的重要条件。作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进行了简要
                       交代。这是作者根据琥珀形成的一般过程而展开的推测。
                           课文第 13 ~ 17 自然段讲的是琥珀的发现过程,渔民和赤脚的孩子,这样的角色
                       设定,使琥珀的发现和识别合理化。课文通过孩子的一踩一挖,父亲的一接一看,父

                       子间的一问一答,写出了琥珀的发现、识别。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则简要地介绍了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课文将对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自然地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把形成这
                       块琥珀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有机地编织在故事中,让合理推测与故事讲述巧妙结合,使
                       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既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让学生增长知识。

                           2. 《飞向蓝天的恐龙》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
                       过程。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说到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
                       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第二部分(第 3、4 自然段)介绍
                       了恐龙向鸟儿的演化过程;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写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恐龙向鸟
                       儿演化的历史进程。

                           课文第 1 自然段的写法很有特色。首先,作者顺着大家的惯常思维,通过“说到
                       恐龙”与“谈起鸟类”把“恐龙”与“鸟类”在对比中引出,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巨大
                       差异。接着,通过“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一词转折。最后,用“大量化
                       石显示”简要有力、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

                       空翱翔的鸟儿”的假说。这样的开头既自然又简练。
                           课文第 2 自然段,先说“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
                       多相似之处”,再讲“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后,科学家提出假说。让读者感
                       觉这个假说是“言之有据”的,增加了假说的可信度。提出假说后,作者介绍了我国
                       科学家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拿出了“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关键证据。
                       这一节沿着“注意相似——研究化石——提出假说——发现证据”的思路逐层深入,

                       环环相扣,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思维,更增加了假说的可信度。学习这样逻辑严密
                       的表述,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课文前两个自然段通过化石来证明“鸟类恐龙起源说”这个假说,重在结论。
                       经过第 3 自然段的过渡,作者把讲述的重心转向了“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重在
                       过程。这个演化过程是漫长、复杂的,而作者的介绍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从两亿

                       四千万年前的第一种恐龙,到数千年后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再到一些猎食性恐龙
                       身体逐渐变小,最后到飞上蓝天。作者抓住了演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清晰地为读
                       者勾勒出恐龙的一支向鸟类的演化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还介绍了科学界关于恐
                       龙飞上蓝天的两种看法,两种看法的并列出示,也启迪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可以作出更



                                                                                                       79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79                                                              2021/8/31   9:06:52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