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86
预设问题 2: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预设问题 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
详细情形”?
(设计意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
通过自读自悟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归纳不同角度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习得方法
1. 层层递进,在尝试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围绕“琥珀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学习第 18 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 18 自然段,并找出关于琥珀的信息。
(2)学生交流提取的信息。
预设信息 1: 我发现了琥珀是透明的。
预设信息 2:琥珀里面可能包裹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预设信息 3:琥珀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
预设信息 4:看到了琥珀,我们就能知道几千万年前发生的事情。
(3)根据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补充关于琥珀的更多资料。
(4)归纳学习方法:我们在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时,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也可以借助查阅资料的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 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聚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前面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尝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无论是联系上下文,还是借用资料,这些方法都是与解决
问题的实践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是层层推进的。)
2. 迁移运用,在实践中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
围绕“琥珀是怎么形成的”问题,学习 2—12 自然段。
(1)默读 2—12 自然段,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思考
“琥珀是怎么形成的”问题。
(2)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尝试解决问题。
预设信息 1:太阳照着松树,松树分泌了一种叫松脂的东西。这时候,正好蜘蛛
想去捉那只苍蝇,结果松脂滴下来,把它们两个包在一起了,最终大海把这片森林淹
没了,过了几万年,人们发现了琥珀。
预设信息 2: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太阳照射在松树上,松树分泌出松脂。这时
正好有一只蜘蛛要去捉苍蝇,忽然,一滴松脂滴落了,把这两只小昆虫层层包裹在里
面了,过了很多年,大海淹没了森林,把这个松脂球埋在了泥沙之下,又过了许多年,
这个松脂球被一个渔民的儿子发现了。
(设计意图:在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引领下,去学习、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更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学习这篇课文,是要了解琥珀形成的
83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83 2021/8/31 9: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