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55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是阅读中常会遇到的
问题。
难懂的句子,有的是句子本身的意思难以理解,有的是句子字面意思不难,但只
有理解了它内在的含义,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个句子。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
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
《肥皂泡》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
境深邃幽远。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
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
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共有 5 个自然段,介绍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
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在第 1、2 自然段,作者先讲述了自己小时
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母亲总是在阴雨时节教“我们”吹泡泡。课文开头简洁
明快,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接下来,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用 3 个
段落细致地描述了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以及从中体验到的无限快乐。第 3 自然段主要
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第 4 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描摹了孩子们
吹肥皂泡时屏息凝神的状态。第 5 自然段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我”
心里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课文语言细腻,给人以清新隽永的审美感受。第 3 自然段,作者用“和弄和弄”“慢
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对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
了细致的描述,生动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而专注的状态。第 4 自然段,作者
用“五色的浮光”表现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用“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
影零乱”等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的形态。“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
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在描写大肥皂泡分裂
成小球时,作者用“玲珑娇软”一词来表现她眼中的那些肥皂泡是多么小巧精致、柔
软娇嫩。“光影零乱”写的是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之后,颤巍巍地飘游时所
呈现出的景象。每一处描写都饱含了作者对肥皂泡的无限喜爱,情感流露真实自然。
在写看肥皂泡时,作者用“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把孩子们当时的动作及内
心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充分写出了孩子们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的情状。第 5 自
然段,作者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用“是我们自己小
52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52 2021/8/31 9: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