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18
重点
重点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难点
难点
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文引读,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导读内容,指导学生明晰学习目标。
阅读写人的课文,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结合印象深刻的语句,
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和心理活动。
板书课题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设计意图:出示导读环节的内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条不紊,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 组织学生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相机进行讲解,为学习课文扫清基
本障碍。
2. 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第一部分:毛主席收到爱子牺牲的电报,内心无比悲痛。
第二部分:面对毛岸英遗骨安葬问题,毛主席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终做出
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小结: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是他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过上
了幸福的生活。但同时他也是一名普通的父亲。这篇课文叙述了毛主席听闻爱子毛岸
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
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板书:慈父情怀 伟人胸襟
(设计意图:质疑释疑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学习
新课。从整体入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促进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
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三、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2. 组织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
115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15 2021/8/31 9: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