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2
(续表)
课文题目 生字
贞、侦、尚、倘、宾、滨、螃、蚣、蜈、喧、啃、谱、误、址、坪、
9. 加一加(一)
锄、链、铲、绚、屯、纯、绷
舰、艇、兼、谦、霉、乔、轿、租、丙、柄、赋、跌、丘、岳、昭、
10. 加一加(二)
硕、颊、躬、鞠、甫、哺、媚、尧、翘
斥、拆、穗、舀、滔、瓢、慢、缓、漫、豺、酿、哮、垛、啸、萧、
11. 换一换
胞、刨、嚷、壤、拇、姆、版、贩
候、侯、待、侍、骏、梭、撼、憾、培、赔、偿、绊、畔、孵、俘、
12. 比比认认
凳、澄、噪、躁、增、赠、韧、纫、奖、励、桨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1. 多读多记,注重积累。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尽量记住字形。朗读时要特别注意多音
字、轻声和容易误读的字等特殊情况。比如,第 1 课《中华传统节日》中,“重阳”的
“重”,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 chóng,不能读 zhòng。“高跷”的“跷”读 qiāo 不能读
qiào 。在第 5 课《健康与卫生》中, “大夫”的“大”是多音字,在本课“大夫”一词中
读 dài 。 “咳嗽”的“嗽”,课文注音是原调,在朗读“咳嗽”这个词时,“嗽”要读轻声。
2. 多写多练,熟能生巧。
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要主动练习书写,认准字形,一边读一边写,建立读音和字
形之间的联系。写字时,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注意写准笔画,有时候,写
错一笔,就变成另外一个字了。比如,第 8 课《部首识字(三)》列出了几组相似的部首,
这些是写字中容易出错的。二是写对笔顺。三是注意间架结构。只有这样,书写才能
正确、美观,且有较快的速度。
3. 比较归类,总结方法。
归类是构筑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汉字归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形声字按声旁归
类、同音字归类、同偏旁归类、按字义归类、形近字归类等。比如,第 6 ~ 9 课基本
都是同偏旁归类;第 7 课把竖心旁和心字底的字放在一起,有按字义归类的意思;第
10 课表现的是两个独体字合成一个合体字的情况;第 11 课为同声旁归类;第 12 课是
形近字归类。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要掌握课文中列出的生字,还要注意总结方法,在
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学习。
9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9 2021/8/31 9: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