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6

事物和习俗,然后再借助拼音认读词语,掌握字形,进而学会写常用字,然后发散思
                       维,讲一讲与节日有关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观察、认
                       识、书写、理解相关汉字。


                           4. 问:古诗词部分容量很大,课时有限,怎么教?

                           答:小初衔接教材的古诗词,以时间为纵轴,以作者为横轴进行编排。我们对这
                       一部分的主要要求是充分诵读,因此建议教师充分利用音频资源,用专业播音员的字
                       音、语调、韵律、节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跟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大意,
                       想象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65 首古诗,怎样用 1 课时学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方法和技巧,我们建议以

                       一两首古诗为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注释解读、判断、整合。将古诗词的积累
                       落实到日常生活和课余时间,把古诗词背诵分散穿插到碎片时间,组织诵读比赛,形
                       成一种兴趣和习惯。


                           5. 问:文言文部分是语文学习难点,教什么,怎么教?
                           答: 文言文部分是小初衔接教材的难点之一。我们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理解大意,

                       用现代汉语讲述故事,尝试背诵。在诵读的过程中,也要利用音频材料,将诵读贯彻
                       到学习生活的各种碎片时间中,形成习惯。比如举办一些文言故事会,让学生用现代
                       文复述,互相交流,教师指导,形成热爱学习文言文的氛围。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现代汉语讲述文言文情节,然后导入文本,让学生学

                       会借助注释理解文本。在学生读通读顺、理清逻辑和节奏之后,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
                       句理解文本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最后尝试背诵全文。


                           6. 问:阅读部分内容庞杂,教什么,怎么教?
                           答:“阅读方法与能力”是小初衔接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模块选文的题材和体
                       裁非常丰富,教师不易选择内容。我们建议教学时以方法和能力为主,文本为辅。每

                       种阅读方法与技巧用 1 课时讲授,结合具体的文本培养阅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或默
                       读,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联系上下文,查阅字典、词典,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词句意思,辨别词句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摘抄背诵,丰富语言积累;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拓展阅读面。
                           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先听音频跟读课文,正音正字;然后默读课文,画出不

                       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接着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词语和句
                       子;最后由教师指导,找出文本关键句段,体会情感,抓住主旨。要结合阅读提示、
                       课后题和综合运用等,理解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围绕重点,有针对性地讲授课文中
                       的内容。



                                                                                                        3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3                                                               2021/8/31   9:06:4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