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5

三、教学建议
                     1. 问:教材衔接什么?

                     答:小初衔接教材主要针对的是小学阶段没有使用过统编语文教材的初一学生和
                 中途才开始使用统编语文教材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教材的核心理念是“补学补差”,
                “差”不仅仅是指知识点的缺漏,还有学习能力的不足。教材通过梳理小学统编语文

                 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着力弥补民族地区汉语教材与统编语文教材之间的知识和能
                 力的差距。主要的衔接方向包括识字方法、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和写作五个部分,
                 争取最终实现“铺好匝道,搭好引桥”的作用,为学习七至九年级统编语文教材打好
                 基础。



                     2. 问:教材怎么衔接?
                     答:总体上,我们提出五点要求:第一,注意衔接教材的弹性。教材内容较多,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自己学校、班级的学情,挑选急需弥补
                 的知识和能力点对症下药;第二,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课堂上,教师应

                 精心选取合适的知识点和代表性课文,重点讲解知识难点;第三,重视与生活实际相
                 结合;第四,重视与小学、初中统编教材以及课标相结合;第五,借助《教学指导手册》
                 及其他资料。
                     具体教学中,我们提出五点教学指导建议:一、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而非

                 全面学习内容;二、精选内容,进行模块式整合学习;三、重点关注学习提示,引导
                 学生学习方法;四、迁移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实际运用;五、注意培养语文学科核心
                 素养和语文思维。



                     3. 问:识字部分用几课时,教什么,怎么教?
                     答:要注意衔接教材不是教内容,而是教方法。我们建议在一课时内完成三个方
                 面的内容。第一,教识字方法。其中包括三大类:生活识字、部首识字、趣味识字。
                 这三部分将汉字的识和写都包含在内,便于学生快速学习。第二,教师要向学生提出
                 识字的要求。比如创设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在语境中掌握汉字。还要注重部首的表意

                 功能,理解部首的含义,帮助学生学习汉字规律。还要让学生掌握识记汉字的方法,
                 从汉字的结构出发,特别是在形声字和形近字方面,先分析部件,然后认识全字。第
                 三,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识字建议。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利用多种方法弄懂不
                 理解的词语,如联系图画、上下文,使用工具书等。还要让学生练习书写具有代表性

                 的字词。
                     小初衔接教材字词部分的编排,以指导性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自主
                 认字。比如第一课《中华传统节日》,从标题出发,先按时间顺序了解与节日相关的



                 2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2                                                               2021/8/31   9:06:48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