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55
意见,而不只是作判断。如果学生达成了本次习作的目标,要及时鼓励。如果尚有不
足之处,则要指出问题所在,提供可操作的修改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及时修改加工,
提高表达质量。
在指导学生修改本次习作时,除了将修改重点放在把事情写清楚上,也要注意改
正错别字和把句子改通顺、改连贯。习作修改完成后,可以采用墙报等方式给学生搭
建交流分享的平台,体验成功表达的乐趣,增强习作自信心。
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回顾一个游览过的地方,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习作例文《颐
和园》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提供了模仿范例。
《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景物。第一段点明游览地点后,依次描
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长廊按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描写;在万寿山脚下,
主要描写了半山腰的佛香阁;佛香阁前,作者重点描写了昆明湖湖面的静美;昆明湖畔,
作者重点介绍了湖心岛及十七孔桥。描写每一处景物之前,作者都用个过渡句介绍地点
的转换。本文过渡句的写法灵活多样:写长廊的过渡句是直接写明游览地点;写万寿
山脚下以及昆明湖畔的过渡句写明出发点和到达点,衔接得十分自然;过渡句中还写
清楚了观察的视角。本文的四处旁批提示了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的几个要点,第一处旁
批提示写清楚地点,第二处提示可以用过渡句写出景点的转换,第三处提示要写出观
察的视角,第四处提示学生印象深的景物可以重点描写。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关注文
中的过渡句,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用恰当的过渡句把游览顺序写清楚的,并借助过渡句
梳理出作者游览的路线图。
本次习作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提示学生回顾游览过的、印象深刻的地方。
泡泡图中的文字呈现同学交流的场景,提示学生“一个地方”既可以是外出旅游
时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身边熟悉的地方,同时提示了“按照顺序写”和“把印
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两个要点。这部分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打开思
路、确定习作内容。
习作的第二部分提出习作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按游览顺序写,写清楚游览过
程。接着提出三个具体建议:第一,画路线图,确定顺序;第二,印象深刻的景物重
点写;第三,运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习作第三部分对习作修改提出要求,要求学生与同学交换习作进行评改,并把是
152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52 2021/8/31 9: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