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57
名胜,也可以分享身边的、普通的地方。随后,组织学生快速浏览例文,找出游览
地点并画出路线图。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学习单,让学生写下所介绍地方的名称、
主要景物,并画出游览路线图。最后组织交流,并在路线图上标注 1 ~ 2 处印象深
的景点。
2. 借助例文,指导写好印象深的景物。
利用例文指导学习“按顺序写一处景物”的写法。教师组织学生默读思考:“作
者是用什么方法把所见的景物写得有条理的?”教师还可以回顾写一处景物常用的顺
序,如先整体后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等。之后,再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于印象
深的景物,是怎样写出它的特点的。
3. 交流评价,修改习作。
交流评改要保护学生习作信心,鼓励大胆分享自己的习作。例如,学生描写重点
景物不清楚,可以展示班上优秀作文片段,促进修改;也可以利用例文第 4 自然段描
写昆明湖的片段,引导学生把特点写清楚。
指导思路二:先写习作,再借助例文指导修改。
1. 确定内容,自主习作。
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本次习作任务:回顾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按游览顺序
写一篇游记。可提供学习单,让学生写下这个地方的名称,写出其中几处景点,之后
交流,并说一说印象深的景物。
确定内容以后,结合习作要求和教材中提出的三点具体建议,让学生说一说写好
这次习作的方法,随后自主完成习作。
2. 依托例文,组织修改。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应充分了解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习作例文,开展
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游览顺序模糊混乱,可让学生画出《颐和园》中起过渡作用
的句子,借助旁批,让学生明白写一处景物之前先介绍清楚游览路线。然后对照
例文自我修改,改完以后读给同桌听,互相看看是否写清楚了游览过程,过渡是
否自然。
印象深的景物写不具体,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学生中选取问题片段与例
文第 4 自然段对比,让学生明白“印象深刻的景物要写清特点”,随后修改草稿,同
桌交换习作,围绕“重点景物的特点写清楚了吗”相互评一评。
154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54 2021/8/31 9: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