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75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前,教师可以预先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重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或书,便于课上结合实例展开习作指导。教学时,可以先结合教材中的示例,引导学
                 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验,确定选材。再指导学生了解读后感要写哪些内容,重点是什

                 么,明白如何清楚地写出自己读书后的感想。接下来,让学生自主选定内容,开展习
                 作。习作完成后,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拟题,尤其是“正标题 + 副标题”的形式。
                 最后,引导学生先自评,再同学交流互评,看看是否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了,并结
                 合互评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一、回顾阅读经验,拓宽选材的思路

                     教学之初,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针对教材中提到的三个例子,说说
                 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感想,再引导学生举一些
                 其他例子,说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文本要尽可能广,
                 角度要多样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聊聊最近读
                 过的书,共同学习过的课文,引导学生从人物、主题、感情等方面去思考自己有哪些
                 感想。在这一环节,交流的内容不用过多展开,有话可说即可。通过交流,帮助学生

                 打开习作的思路,让学生明白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可以有多种角度,进而明
                 确写读后感就是要把前面交流的这些感想整理清楚并写下来。在明确了习作要求后,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确定习作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验,选择自己最
                 喜欢或是最受触动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也可以是自己觉得读起来最困难、印象最深
                 刻的。还要提示学生,无论选择哪一种,其核心标准都是有感可发、有话可说,这样

                 才能顺利完成本次习作。
                     二、借助范例,明确怎么写读后感
                     确定习作内容后,可以先让学生自读教材的第二部分,思考并交流:读后感可以
                 写哪些内容?一般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内容要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可以相对
                 简略?交流之后,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明白:写读后感可以先简单介绍文章或书
                 的大致内容,再详细写自己读后的感想,其中感想部分是本次习作的主体。此外,还

                 要提醒学生注意,写读后感不是对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的泛泛而谈,而是要有针对性,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地方来写。
                     清楚、具体地表达读后的感想,是本次习作的重难点。教师可先出示例文片段,
                 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例文片段写了什么内容?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感想的?哪些内容

                 让你感同身受?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自己的感想?需要注意的是,例文片段要尽量呈
                 现不同的选材。





                 172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72                                                             2021/8/31   9:06:56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