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一场聚焦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能力提升的盛会——教育部2025年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师资培训(广元班)在各方支持下圆满收官。本次培训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语文出版社承办,广元市教育局、利州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支持。培训为期 7 天,覆盖广元市三区四县的 100 名幼儿园骨干教师。通过高规格课程设计、针对性实训及多维度指导,助力教师提升语言素养与普通话教学能力,进而惠及当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专家云集,理论实践双轨并进
本次培训特邀高校权威学者、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深一线名园长及教研员组成专家团,通过政策解读、技能实操、教学示范等多维授课,直击学员语言学习与教学痛点,提供多视角解决方案。
政策引领明方向:徐欣路老师深入解读‘学前学会普通话’国家政策,明确教学方向与实施路径,为教师实践提供政策依据。
专业筑基强技能:王伟皓教授聚焦发音进阶技巧,黎昌友教授针对普通话等级测试高频语音问题拆解训练方法 —— 两位专家的授课直指“发音短板”,帮助教师夯实语言基本功。
教学实践赋新能:蔡秀萍园长示范看图讲述活动组织技巧,车飞老师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拆解语言领域教学步骤,高翔园长分享绘本教学实操方法;许美琳老师的现场说课及专家点评,更让教师掌握语言活动设计的核心逻辑。
语言浸润育情怀:李洪岩教授解析语言传播的文化内涵,雷蕾老师分享“美音美语”滋养幼儿语言感知的方法,余珍有教授指导如何通过观察幼儿行为优化语言教学 —— 这些内容帮助教师从“教技能”向“育情怀”深化认知。
专家们通过案例剖析、互动模拟、现场示范等实操性教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既能“听懂”又能“会用”。

形式创新,研修效能多维激发
本次培训跳出传统“专家讲、学员听”的单向模式,通过工作坊、沙龙、实践展示等多元形式,构建沉浸式、互动型学习场景,让研修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参与”。
“工作坊”精准滴灌:中国传媒大学 10 位播音主持系博士研究生“一对一”入驻学习小组,针对学员语音作业实时点评、发音难题现场解析,通过“手把手”指导实现个性化纠音。有学员直言:“指导老师逐字纠正发音,连气息运用都讲透了,收获比预期多太多。”
学术沙龙思想碰撞:小组围绕 “如何把发音技巧融入绘本教学”“方言地区幼儿普通话启蒙难点” 等实际问题深度研讨,交流活动设计思路、破解教学困惑。成员共享经验、互提建议,让 “困惑” 变成 “方法”,激发自主探索动力。
成果展示风采绽放:各小组将所学转化为实践 —— 创编日常对话情景剧(融入幼儿生活场景)、演绎经典诵读作品,在语言艺术实践中检验发音技巧与教学创意。不少学员表示:“上台展示时更敢说了,对教学中引导孩子表达也更有信心。”
线上资源拓展视野:观摩北京市优质幼儿园语言活动示范课,借鉴先进教学方法;借助“普通话畅言APP”进行训前、训中、训后3次模拟测试,科学量化成长轨迹,学习路径清晰可见。

训后延伸,成果落地长效续航
培训终点亦是实践起点,精心设计的训后规划确保成效持续深化,培训在训后合理安排返岗实践任务。
“五个一”返岗实践工程:学员返岗后需完成组织一场语言活动展示、录制一堂幼儿语言游戏课或一个特色幼儿节目、组建一个学习工坊、举办一次“小手拉大手”(幼儿与家长)活动等在内的实践任务,推动所学转化为日常教学生产力。
持续支持机制:依托线上平台与专家资源,提供后续答疑与指导,为教师专业成长保驾护航。

硕果盈枝,扬帆起航谱新篇
结业典礼上,项目执行负责人高度肯定培训成效,殷切寄语学员成为区域推普中坚。学员代表动情分享:“这是一次规格高、接地气、解渴又鼓劲的学习之旅,我们满载而归!”通过培训管理APP上的翔实数据与典型案例,可以看到本期培训学员普通话模拟测试成绩有效提升,活动设计能力实现较大突破,为广元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培训以精准的需求洞察、顶级的专家阵容、丰富的课程形态、创新的研修模式及扎实的训后规划,成功打造了区域师资培训新标杆。广元幼教人必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将所学所悟倾注于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个课堂,为孩子们构筑更加优美、规范、充满魅力的语言世界,共同谱写广元市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