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然而,在标点符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在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中,标点符号的误用及不规范使用的情况比较多。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能帮助作者充分表达思想,也能使读者正确理解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作者简介

姚喜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播音史”首席专家,曾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语言文字应用》杂志主编、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媒体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等。

邹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主任,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媒体语言资源建设与监测、媒体舆情监测与治理、媒体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互联网信息内容计算与智能传播等。
图书特点
(1)大数据技术支撑,从海量语料中遴选典型用例,严谨可靠;
(2)分门别类归纳标点符号的误用类型,对误用情形进行细致剖析,并对其正确用法做出翔实说明,突出科学性与实用性;
(3)提供错误用例引以为戒,对读者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用例多元丰富,既有媒体报道和门户网站的用例,也有中学语文作业及试题的用例;
(5)提供附录《标点符号用法》,帮助读者全面地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内页展示



